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欢迎光临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平装

分享到:

定价:¥40.00

  • 著者:3056 
  •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本印时间:2008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643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5631-1
  • 读者对象:哲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思辨张力
  • 人气:39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显示全部前言

  本书初版于1992年,在1998年重印过一次,也早已脱销了。说起初版,我还要再次感谢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龙育群先生,是他在那个学术著作出版极为艰难的时期,毅然决定出版这本没有几个人读得懂、注定要赔的书,不仅不要作者垫付出版费用或承担发行,而且还给稿费。中国出版界若没有这样一些脊梁在顶着,大批的书稿都得藏之名山了。幸好,书出来之后,反响还不错,印数虽然不大,但在学术界已得到承认。多年来,有无数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向我要或买这本书,没有断过。这次承蒙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惠然再版,也算是对学界朋友们有了一个交代,我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个终于能够安安静静地“坐冷板凳”的时代。
  这次再版作了一些修订,除了改正了个别字句和印刷上的错误外,主要是恢复了在本书初稿中本来就有,但在定稿时被删去了的部分。删去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将初稿送给杨祖陶先生审阅时,他担心会因为篇幅过于庞大而影响出版,建议我尽量压缩一下。这在当时那种不景气的出版环境下是不得不考虑的。这些被删除了的材料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一章的第三节,即关于中西辩证法的比较的部分,这部分的分量比较大,约有近三万字,后来我从这些材料中整理出两篇文章,即《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和《论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分别发表在《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和《江海学刊》1994年第3期上。另一部分是从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小节中压缩掉的、专门讨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的部分,其实也是很重要的。这部分也有大约一万多字,至今没有发表过。所有这些材料加起来有四万多字,但在今天这对于出版已经不算什么问题了。现在借再版的机会能够把它们全部复原,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另外,本书这次还增加了一个参考书目,详细开列了本书所引用的中、外文著作版本。这项在当时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在今天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学术规范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学术界在十几年间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有许多中国哲学文献的注释,主要是那些众所周知的经典文本的注释,为了方便只采取了文中夹注篇名的方式,而没有一一注明版本。现在有了这个参考书目,也就可以聊作补救了。
  重新读这些写于15年前的文字,我又回到了当年的那种心情中去。那年春天,我正准备去德国特利尔大学进修,为期一年,基本的手续均已办妥,连对方的学生宿舍都订好了,正打算去办护照,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被搁置下来。但正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外部的挫折反过来使我拓展了内心的天地,我决心把自己多年以来思考黑格尔哲学的心得写出来,构成一个体系。我现在还能感到当时的那种近乎白热化的竞技状态,从动笔到完成,其中包括查阅一些中外文资料,总共只花了六个月时间。而由于这种高强度的紧张思索,我的十二指肠开始猛烈地“自否定”起来,神经性的溃疡一犯就是好多年。现在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想来那真是个美好的时光,不是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吗?这也算一搏吧。萦绕于心的是,当年不慎夸下的海口,就是想接着再写一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新探”,已被杨祖陶先生透露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至今却仍然没有兑现。如今有太多的杂事缠身,再难得像当年一样有大块的时间来专心完成一件工程了。记得一位登山者说过:“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对于我来说,我这一生也有好几个目标要完成,因为它们在那里。

                           邓晓芒
                          2007年5月

显示全部后记

  自从1971年春天,我开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啃起了贺麟先生译的黑格尔《小逻辑》,到今天已有整整二十年了。人们也许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这位西方哲人的思想,曾给了穷乡僻壤中一个挑灯夜读的学子以怎样的启迪和慰藉。当初,我是为了给阅读马克思《资本论》作准备,才决心去啃这个硬核桃的,我相信列宁所说的:“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而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王国里漫游过后,虽然我并没有像老黑格尔所期望的那样,发现一位玩弄“理性的狡计”的上帝,但却真实体验到了人类普遍精神的思想活动那渗透到每个人内心的巨大力量,即理性的力量。面对当时光怪陆离的非理性的现实,这股力量鼓励我向一个合理的世界不断探寻,并坚信这个合理世界超越于有限性之上的存在。
  197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学位。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更感到了自己的浅陋。中、外哲学史教研室联合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特别使我受益匪浅,激起了我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极大兴趣。毕业留校后,我自己也参与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自那以来,辩证法和方法论的问提始终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学习期间和后来的日常业务联系和交往中,我得以经常与我的导师陈修斋、杨祖陶先生以及萧萐父先生在一起讨论问题,有机会聆听前辈们的谆谆教导。正是在先生们的促动下,我才逐渐步入了辩证哲学的殿堂。
  1988年夏天,当我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格尔哲学新论”的任务时,心里并不十分踏实,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想借此机会清理一下自己长期以来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准备工作尚不充分,迟迟未能动手。直到去年暑假,这项工作已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我才决心不顾自己的浅薄,先写出来再说。在写作期间,我几乎每星期都要和负责本课题的杨祖陶先生交换看法,讨论写作进展,深化观点,获得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意见和启发。本书初稿完成后,杨先生又不辞辛劳,带病将本书稿从头至尾仔细阅读了三遍,除提出大量的整体修改意见外,还就其中某些章节、段落、用语及某些观点与作者反复切磋,并对照德文原版对许多引文的译法仔细推敲。可以说,本书能有目前这个样子,完全是杨先生与我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此书定稿之际,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学识和长者风范,对后进者的一片拳拳之意,对学术事业的真诚与厚望,都历历如在眼前,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无法用“感谢”二字来形容的。
  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龙育群先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对于他的学识、魄力和远见,我深感钦佩,并致谢忱!
  使我感到歉疚的是,除了因为时间仓促,许多观点尚未展开和深入外,本人的学养和功力也限制了本书在这一难度较大的领域作自由的驰骋,其中难免有捉襟见肘,乃至错误和不当之处,尚望方家不吝指正。

                           邓晓芒
                    1991年7月28日于珞珈山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早年当过插队知青和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1989年任教授,现为武大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德国哲学》主编。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上成就斐然,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独树一帜。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立足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书中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两大精神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展示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作者邓晓芒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德国哲学》主编。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上成就斐然,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独树一帜。

显示全部目 录

再版前言

导 言
第一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两个起源
 第一节 语言学的起源
   一、语言的追寻
   二、哲学语言的建立
   三、语言之成为真理
 第二节 生存论的起源
   一、生存的突围
   二、生存与环境
   三、生存目的论——善
 第三节 从中、西古代辩证法的比较看黑格尔辩证法起源的特征
   一、生存论上的差异
   二、语言学上的差异
第二章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开端
 第一节 析《逻辑学》的开端
   一、怎样确定逻辑学的开端?
   二、逻辑学怎样开端?
   三、作为开端的终结
 第二节 析《精神现象学》的开端
   一、《精神现象学》开端的历史辩护
   二、《精神现象学》怎样开端?
   三、为什么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第三节 《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的方法之比较
   一、间接性与直接性
   二、“怀疑之路”与“真理之路”
   三、语言学的杠杆与生存论的杠杆
第三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否定
 第一节 否定与肯定
   一、黑格尔“否定”概念的文化背景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与目的性
 第二节 否定与主体性
   一、否定作为自我意识
   二、否定作为自由
   三、否定作为理性及其异化
 第三节 “否定”在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地位
   一、否定作为飞跃
   二、否定作为矛盾
   三、否定作为概念发展的圆圈
第四章 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反思
 第一节 “反思”概念的内涵
   一、黑格尔“反思”概念的文化背景
   二、反思的一般含义
   三、黑格尔“反思”的特殊含义:“对反思的反思”
 第二节 反思与理性
   一、反思作为知性
   二、反思作为否定的理性
   三、反思作为肯定的理性
 第三节 反思的逻辑功能
   一、反思与颠倒
   二、反思与必然性
   三、反思与综合
第五章 黑格尔辩证法作为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的统一
 第一节 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一、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二、辩证逻辑与体验
   三、辩证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
 第二节 黑格尔的辩证认识论
   一、辩证理性的含义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
    1.生命
    2.真
    3.善
   三、辩证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一致:论黑格尔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学说
    1.存在是思维
    2.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3.思维产生存在
 第三节 黑格尔的辩证本体论
   一、实体作为本体的根据
   二、主体作为本体的生成
   三、辩证本体论与逻辑学一致
    1.自由和必然
    2.现实的与合理的
    3.历史的与逻辑的
结 论
参考文献目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