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欢迎光临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全二册)

分享到:

定价:¥56.00

  •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 页数:859页
  • ISBN:978-7-103-03373-9
  • 主题词: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全二册
  • 人气:203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本书主旨是为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研究提供原始资料。所选限于具有美学意义的文献,其他音乐史料概不收入。人选资料按时代先后排列,分为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元明清四部分。

  本书对所选原文,前加简要介绍,后加注释、今译、附录,希望能对理解原文有所帮助。附录选收有关资料,不加注、译,意在帮助了解正文全貌及其历史地位。

  本书注释广泛吸取了前人及今人之研究成果。凡所采用,均随处注明。

  本书编写过程中曾蒙冯文慈先生赐教,获益匪浅,谨向冯先生深表谢忱!为本书及拙著《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许在扬先生曾做大量工作,功不可没,我也向许先生衷心致谢!

  本书曾作为中国古代乐论选读课教材、中国音乐美学史课教学参考资料,在中央音乐学院油印试用三年,现据油印本修订出版。限于注译者的水平,本书在资料取舍、编写体例、介绍说明、注释今译、附录选择等方面均不免有谬误、失当之处,切盼广大读者赐正。

                               注译者

                              1986年12月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蔡仲德(1937~  ),浙江绍兴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分成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段,从古代典籍中选取具有美学意义的乐论文献,加上必要的题解、注释、今译和附录,并且广泛吸收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注解时,作者在尊重文献的前提下,力求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力戒以今人的思想代替对古人的分析,让古人的思想迁就自己的需要。本书版本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显示全部目 录

先秦部分

国 语

周语上(选录)

郑语(选录)

晋语八(选录)

周语下(节录)

附录

 (一)国语•周语上(节录)

 (二)国语•周语下(节录)

 (三)国语•楚语上(节录)

 (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节录)

左 传

隐公五年(节录)

文公七年(节录)

襄公二十九年(节录)

昭公元年(节录)

昭公二十年(节录)

昭公二十五年(节录)

附录

 (一)左传•襄公十六年(节录)

 (二)左传•襄公十八年(节录)

 (三)伪古文尚书•大禹谟(节录)

 (四)史记•卫康叔世家(节录) 司马迁

论 语

为政(选录)

八佾(选录)

雍也(选录)

泰伯(选录)

子罕(选录)

先进(选录)

子路(选录)

宪问(选录)

卫灵公(选录)

季氏(选录)

阳货(选录)

微子(选录)

附录

 (—)论语•八佾(选录)

 (二)论语•述而(选录)

 (三)论语•先进(选录)

 (四)论语•阳货(选录)

 (五)孝经•广要道(选录)

 (六)史记•孔子世家(节录) 司马迁

 (七)孔子家语•观周(选录) 王 肃

墨子

三辩

非乐上(节录)

非儒下(节录)

公孟(节录)

附录

 (一)墨子•非乐上(节录)…

 (二)墨子•鲁问(节录)……

 (三)说苑•反质(选录) 刘 向

商君书

垦令(节录)

说民(节录)

赏刑(节录)

孟 子

梁惠王下(选录)

公孙丑上(选录)

离娄上(选录)

告子上(选录)

尽心上(选录)

尽心下(选录)

附录

 (一)孟子•公孙丑上(选录)

 (二)孟子•尽心下(选录)

周 易

象(节录)

尚 书

尧典(节录)

皋陶谟(节录)

附录

尚书•皋陶谟(节录)

周 礼

春官宗伯•大司乐(节录),

附录

 (一)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节录)

 (二)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节录)

老 子

二章

十二章

三十五章

四十一章

庄 子

齐物论(选录)

人间世(选录)

德充符(选录)

大宗师(选录)

骈拇(选录)

马蹄(选录)

肤箧(选录)

天地(选录)

天运(选录)

缮性(选录)

至乐(选录)

山木(选录)

附录

 (一)庄子•秋水(选录)

 (二)庄子•至乐(选录)

 (三)庄子•让王(选录)

管 子

心术下(节录)

五行(节录)

任法(节录)

附录

 (一)管子•五辅(节录)

 (二)管子•霸形(节录)

 (三)管子•任法(节录)

 (四)管子•禁藏(节录)

 (五)管子•立政九败(节录)

荀 子

乐论

附录

 (一)荀子•劝学(节录)

 (二)荀子•儒效(节录)

 (三)荀子•王制(节录)

 (四)荀子•富国(节录)

 (五)荀子•王霸(节录)

 (六)荀子•臣道(节录)

 (七)荀子•强国(节录)

 (八)荀子•礼论(节录)

 (九)荀子•正名(节录)

 (十)荀子•性恶(节录)

 (十一)荀子•大略(节录)

韩非子

十过(节录)

附录

 (一)韩非子•十过(选录)

 (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选录)

 (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选录)

 (四)韩非子•说疑(选录)

吕氏春秋

大乐(节录)

侈乐

适音(节录)

古乐

音初(节录)

附录

 (一)吕氏春秋•本生(节录)

 (二)吕氏春秋•重己(节录)

 (三)吕氏春秋•贵生(节录)

 (四)吕氏春秋•情欲(节录)

 (五)吕氏春秋•制乐(节录)

 (六)吕氏春秋•精通(节录)

 (七)吕氏春秋•本味(节录)

 (八)吕氏春秋•先识(节录)

 (九)吕氏春秋•淫辞(节录)

 (十)吕氏春秋•察传(节录)

 (十一)吕氏春秋•过理(节录)

两汉部分

新 语

无为(节录)

附录

 (一)新语•道基(节录)

 (二)新语•辨惑(节录)

 (三)新语•本行(节录)

 (四)新语•明诫(节录)

 (五)新语•思务(节录)

韩诗外传

卷五•第七章

附录

 (一)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九章

 (二)韩诗外传•卷五•第十六章

 (三)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一章

淮南子

原道训(节录)

本经训I(节录)

主术训(节录)

齐俗训(节录)

泰族训(节录)

附录

 (一)淮南子•天文训(节录)

 (二)淮南子•精神训(节录)

 (三)淮南子•本经训(节录)

 (四)淮南子•主术训(节录)

 (五)淮南子•缪称训(节录)

 (六)淮南子•齐俗训(节录)

 (七)淮南子•汜论训(节录)

 (八)淮南子•诠言训(节录)

 (九)淮南子•说林训(节录)

 (十)淮南子•人间训(节录)

 (十一)淮南子•修务训(节录)

 (十二)淮南子•泰族训(节录)

春秋繁露

楚庄王(节录)

附录

 (一)春秋繁露•玉杯(节录) 董仲舒

 (二)春秋繁露•立元神(节录)

 (三)春秋繁露•保位权(节录)

 (四)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节录)

 (五)春秋繁露•五行五事(节录)

 (六)举贤良对策一(节录) 董仲舒

乐 记

乐本篇

乐象篇

乐言篇

乐化篇

乐施篇

乐论篇

乐礼篇

乐情篇

宾牟贾篇

师乙篇

魏文侯篇

附录

 (一)毛诗序

 (二)汉书•礼乐志(节录) 班 固

史 记

乐书(节录)

附录

 (一)史记•殷本纪(节录) 司马迁

 (二)史记•律书(节录)

 (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节录)

 (四)史记•刺客列传(节录)

 (五)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

礼 记

孔子闲居(节录)

附录

 (一)礼记•曲礼(节录)

 (二)礼记•檀弓(节录)

 (三)礼记•王制(节录)

 (四)礼记•文王世子(节录)

 (五)礼记•礼运(节录)

 (六)礼记•郊特牲(节录)

 (七)礼记•内则(节录)

 (八)礼记•玉藻(节录)

 (九)礼记•明堂位(节录)

 (十)礼记•经解(节录)

 (十一)礼记•仲尼燕居(节录)

 (十二)礼记•中庸(节录)

 (十三)礼记•儒行(节录)

 (十四)礼记•乡饮酒义(节录)

 (十五)礼记•射义(节录)

 (十六)大戴礼记•主言(节录)

说 苑

善说(选录)

修文(选录)

附录

 (一) 说苑•修文(选录)

 (二)琴录 刘 向

 (三)孔子家语•辩乐(选录) 王 肃

 (四)琴清英(选录) 扬 雄

法 言

吾子(选录)

附录

 (一)法言•修身(选录) 扬 雄

 (二)法言•问道(选录)

 (三)法言•寡见(选录)

 (四)法言•先知(选录)

 (五)汉书•扬雄传(节录) 班 固

 (六)舞赋•序 傅 毅

新 论

琴道(节录)

附录

 (一)风俗通义•声音•琴(节录) 应 劭

 (二)琴操•序首(节录) 蔡 邕

 (三)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 徐 棋等

白虎通

礼乐(节录)

附录

 (一)动声仪(节录)

 (二)叶图征(节录)

汉 书

艺文志(节录)

附录

 (一)汉书•律历志(节录) 班 固

 (二)汉书•礼乐志(节录)

 (三)汉书•食货志(节录)

 (四)汉书•地理志(节录)

 (五)汉书•外戚传(节录)

论 衡

感虚篇(节录)

附录

 (一)论衡•纪妖篇(节录) 王 充

 (二)论衡•书虚篇(节录)

 (三)论衡•感虚篇(节录)

 (四)论衡•超奇篇(节录)

 (五)论衡•自纪篇(节录)

 (六)韩诗外传•卷七•第二章(节录) 韩 婴

 (七)洞箫赋(节录) 王 褒

魏晋至隋唐部分

阮籍集

乐论

附录

 (一)王弼集•老子道德经注(选录)

 (二)王弼集•老子指略(节录)

 (三) 王弼集•论语释疑(选录)

 (四)阮籍集•东平赋(节录)

 (五)阮籍集•清思赋(节录)

 (六)阮籍集•通易论(节录)

 (七)阮籍集•大人先生传(节录)

 (八)阮籍集•咏怀(选录)

 (九)刘子•辩乐 刘 昼

嵇康集

声无哀乐论

附录

 (一)嵇康集•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选录)

 (二)嵇康集•游仙诗(节录)

 (三)嵇康集•答二郭三首之二(节录)

 (四)嵇康集•酒会诗(选录)

 (五)嵇康集•杂诗(节录)

 (六)嵇康集•琴赋(节录)

 (七)嵇康集•与山巨源绝交书(节录)

 (八)嵇康集•养生论(节录)

 (九)嵇康集•答难养生论(节录)

 (十)嵇康集•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节录)

 (十一)声无哀乐辨 黄道周

 (十二)驳《声无哀乐论》 曹宗璠

 (十三)诗广传•小雅六十一论(选录) 王夫之

列 子

汤问(选录)

附录

列子•仲尼(选录)

文心雕龙

乐府

附录

 (一)文心雕龙•声律(节录) 刘 勰

 (二)文心雕龙•时序(节录)

净业赋(节录)

附录

 (一)净住子净行法门(节录) 萧子良

 (二)六根忏文(节录) 萧 纲

 (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节录) 智 顗

 (四)梵纲戒本(节录)

 (五)楞严经(节录)

 (六)阿弥陀经(节录)

 (七)法苑珠林•千佛篇•占相部(节录) 道 世

 (八)上书告辞哀帝(节录) 支 遁

 (九)《阴持入经》序(节录) 道 安

 (十)涅槃无名论•玄得(节录) 僧 肇

高僧传

经师(节录)

附录

 (一)高僧传•唱导(节录) 慧 皎

 (二)《阿毗昙心》序(节录) 慧 远

 (三)二教钟铭 宇文邕

 (四)大兴善寺钟铭序 无名氏

 (五)法苑珠林•呗赞•述意部(节录) 道 世

 (六)法苑珠林•呗赞•音乐部(节录)

 (七)宋高僧传•杂科声德篇(节录) 赞 宁

晋 书

陶潜传(节录)

附录

 (一)陶渊明集•时运

 (二)陶渊明集•答庞参军

 (三)陶渊明集•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四)陶渊明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节录)

 (五)陶渊明集•闲情赋(节录)

 (六)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节录)

 (七)陶渊明集•扇上画赞(节录)

 (八)陶渊明集•自祭文(节录)

 (九)无弦琴赋 张 随

 (十)无弦琴赋 宋 祁

 (十一)夜坐弹 欧阳修

 (十二)论琴帖 欧阳修

 (十三)无弦琴 顾 逢

 (十四)无弦琴 何孟舒

 (十五)无弦琴 舒岳祥

贞观政要

礼乐(节录)

附录

 (一)隋书•帝纪•高祖下(节录)

 (二)隋书•音乐志下(节录)

 (三)隋书•艺术传(节录)

 (四)乐在人和不在音赋 朱长文

乐府解题

水仙操

琴诀(节录)

元次山集

订司乐氏

附录

 (一)元次山集•唉乃曲(五首之三) 元 结

 (二)东阳水乐亭 苏 轼

 (三)水乐洞小记 苏 轼

 (四)论诗绝句(三十首之十七) 元好问

 (五)西湖梦忆•冷泉亭(节录) 张 岱

 (六)西湖梦忆•烟霞石屋(节录) 张 岱

无声乐赋

附录

大音希声赋 杨 发

昌黎先生集

送孟东野序(节录)

附录

 (一)昌黎先生集•荆潭唱和诗序(节录) 韩 愈

 (二)昌黎先生集•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乐出虚赋  

附录

   (一)响赋 张彦振

   (二)声赋 张德升

白居易集

五弦弹  

复乐古器古曲  

附录

 (一)白居易集•废琴

 (二)白居易集•邓鲂张彻落第

 (三)白居易集•五弦

 (四)白居易集•法曲歌

 (五)白居易集•立部伎

 (六)白居易集•华原磬

 (七)白居易集•清夜琴兴

 (八)白居易集•夜琴

 (九)白居易集•食饱

 (十)白居易集•琴

 (十一)白居易集•琵琶行(节录)

 (十二)白居易集•竹枝词四首(选二)

 (十三)白居易集•夜筝

 (十四)白居易集•问杨琼

 (十五)白居易集•和顺之琴者(节录)

 (十六)白居易集•好听琴

 (十七)白居易集•船夜援琴

 (十八)白居易集•弹《秋思》

 (十九)白居易集•筝(节录)

 (二十)自居易集•杨柳枝词(八首之一)

 (二十一)白居易集•杨柳枝二十韵(节录)

 (二十二)白居易集•听歌六绝句(之二)

 (二十三)白居易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一道(节录)

 (二十四)白居易集•礼部试策五道之三(节录)

 (二十五)白居易集•策林•兴五福销六极(节录)

 (二十六)白居易集•策林•救学者之失(节录)

 (二十七)白居易集•沿革礼乐

 (二十八)白居易集•醉吟先生传(节录)

宋元明清部分

欧阳文忠公文集

送杨置序

附录

 (一)欧阳文忠公文集•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之一)

 (二)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传(节录)

 (三)欧阳文忠公文集•书梅圣俞稿后

 (四)欧阳文忠公文集•国学试策(三道之二)

 (五)欧阳文忠公文集•《崇文总目》叙释•乐类(节录)

 (六)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选录)

 (七)新唐书•礼乐志•序(节录) 欧阳修

通 书

乐上

附录

 (一)通书•礼乐周敦颐,

 (二)通书•乐中

 (三)通书•乐下

梦溪笔谈

乐律一(选录二则)

附录

 (一) 梦溪笔谈•补笔谈•乐律(选录) 沈 括

 (二)通志•乐略•正声序论 郑 樵

 (三)朱文公文集•答陈体仁 朱 熹

 (四)乐经律吕通解•《乐记》或问(节录) 汪 炬

苏轼论乐诗文

舟中听大人弹琴

听贤师琴

听僧昭素琴

题沈君琴

破琴诗

瓶笙

杂书琴事(选录)

附录

 (一)延和殿奏新乐赋(节录) 苏 轼

 (二)法云寺钟铭并叙 苏 轼

 (三)邵伯埭钟铭并叙 苏 轼

 (四)陈隋好乐 苏 轼

 (五)唐制乐律 苏 轼

 (六)范文正公文集•听真上人琴歌 范仲淹

 (七)司马文正公集•中和论(节录) 司马光

 (八)临川先生文集•礼乐论(节录) 王安石

 (九)临川先生文集•答韩求仁书(节录)

琴 史

尽美

附录

 (一)素琴传 司马承祯

 (二)琴史•师文(节录) 朱长文

 (三)琴史•钟子期(节录)

 (四)琴史•论音

乐 书

序(节录)

附录

 (一)进《乐书》表 陈 旸

 (二)大乐议(节录) 姜 夔

朱文公文集

答程允夫(节录)

附录

 (一)朱文公文集•答廖子晦之一(节录) 朱 熹

 (二)朱文公文集•答廖子晦之十四(节录)

 (三)朱文公文集•答潘恭叔(节录)

 (四)朱文公文集•《尚书•尧典》注(节录)

 (五)朱文公文集•琴律说(节录)

 (六)朱文公文集•读吕氏诗记桑中高

 (七)朱文公文集•《诗集传》序(节录)

 (八)朱文公文集•云谷记(节录)

 (九)朱文公文集•紫阳琴铭

 (十)诗集传(选录) 朱 熹

 (十一)朱子语类•乐(选录) 朱 熹

 (十二)经学理窟•礼乐(选录) 张 载

真西山文集

送萧道士序(节录) 附录

 (一)真西山文集•赠萧长夫序真德秀

 (二)真西山文集•问答•问礼乐

 (三)真西山文集•问答•问兴立成

王文成公全书

传习录下(选录)

附录

 (一)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上(选录) 王守仁

 (二)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选录)

 (三)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选录)

 (四)尚书引义•舜典三 王夫之

 (五)尚书引义•顾命 王夫之

 (六)诗广传•商颂五论(选录) 王夫之

 (七)札记章句(节录) 王夫之

 (八)读通鉴论•隋文帝九 王夫之

 (九)读通鉴论•五代二六

杏庄太音补遗

序(节录)

附录

赵希旷论弹琴(节录)

焚 书

读律肤说

附录

 (一)焚书•杂说李贽

 (二)焚书•童心说

 (三)焚书•征途与共后语(节录)

 (四)焚书•琴赋

曲 律

论套数(节录)

附录

曲律•论曲源王骥德

衡曲鏖谭

填词训(节录)

情痴寤言

附录

 (一)衡曲麈谭•作家偶评(节录) 张 琦

 (二)衡曲麈谭•曲谱辨(节录)

 (三)《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

 (四)董解元《西厢》题辞 汤显祖

 (五)制曲枝语(选录) 黄 周

山 歌



附录

 (一)《市井艳词》序(节录) 李开先

 (二)词谑•论时调(节录) 李开先

 (三)叙小修诗(节录) 袁宏道

大还阁琴谱

溪山琴况

附录

 (一)大还阁琴谱•凡例(节录) 徐上瀛

 (二)大还阁琴谱•万峰阁指法閟笺•自序(节录)

 (三)范文正公文集•与唐处士书 范仲淹

 (四)国老谈苑(选录) 王君玉

 (五)琴论(节录) 成玉

 (六)太古遗音•琴有九德

 (七)琴议篇(节录) 刘 籍

 (八)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节录) 陈敏子

 (九)琴声十六法 冷 仙

 (十)弹琴杂说 杨表正

 (十一)琅嬛文集•与何紫翔 张 岱

 (十二)四存编•性理评(节录) 颜 元

 (十三)治心斋琴学练要•总义八则 王 善

 (十四)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 苏 壕

 (十五)与古斋琴谱补义•修养鼓琴 祝凤喈

李笠翁一家言

《香草亭传奇》序(节录)

闲情偶寄•演习部•解明曲意

闲情偶寄•声容部•丝竹(节录)

附录

 (一)李笠翁一家言•答同席诸子(节录) 李 渔

 (二)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别古今

 (三)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剂冷热

 (四)李笠翁一家言•闲情偶寄•吹合宜低

竟山乐录

乐不分古今

附录

 (一)竟山乐录•总论二 毛奇龄

 (二)学乐录(选录) 李塨

 (三)律吕新论•声音自有流变

乐经律吕通解

乐教(节录)

附录

 (一) 乐经律吕通解•《乐记》或问(节录) 汪 炬

 (二)乐经律吕通解•乐章定和(节录)

 (三)立雪斋琴谱•小引 汪 炬

乐府传声



源流(节录)

元曲家门

曲情

起调

断腔

顿挫

轻重

徐疾

附录

 (一)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节录) 陶渊明

 (二)乐府杂录•歌(节录) 段安节

 (三)碧鸡漫志(节录) 王 灼

 (四)唱论(选录) 燕南芝庵

 (五)太和正音谱•善歌之士(节录) 朱 权

 (六)荆川先生文集•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节录)唐顺之

 (七)南词叙录(选录) 徐 渭

 (八)曲藻(选录) 王世贞

 (九)曲律•总论南北曲(节录) 王骥德

 (十)曲品(节录) 吕天成

琴学粹言

昌黎听琴诗论

附录

 (一)听颖师弹琴 韩 愈

 (二)三琴记 欧阳修

 (三)杂书琴事•欧阳公论琴诗 苏 轼

 (四)西清诗话(选录)

 (五)彦周诗话(选录) 许 颉

 (六)春渚纪闻•杂书琴事(选录) 何薳

 (七)能改斋漫录•僧义海评韩文公苏东坡琴诗 吴 曾

 (八)齐东野语•琴繁声为郑卫 周 密

 (九)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听贤师琴》注王文诰

增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