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欢迎光临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哲学和自然之镜

分享到:

定价:¥26.00

  • 出版时间:2003年07月
  • 页数:482页
  • ISBN:7-100-03483-3
  • 主题词:哲学自然
  • 人气:351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编辑部

                           2003年l0月

显示全部前言

  《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初版于20年前。这是理查德•罗蒂迄今为止发表过的唯一一部系统性专著,其后发表的六七本书都只是论文结集。大约在本书中译本出版前后,罗蒂在其写作策略上作了重要改变,放弃了已宣布在进行中的有关海德格尔的专著写作(后来代之一部主题大体相近的论文集),自此以后他就采取了以论文为单元的写作方式。实际上,罗蒂的新著大多是由一篇篇讲演稿编辑而成,这样他就把讲演、写作和出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写作策略上的转变,是与其自1982年以来在美国文化学术界采取的新哲学实践策略一致的。一方面,罗蒂自此永远脱离了哲学系而投入了一般文化评论和文学理论等在美更能发挥影响力的领域,另一方面他在哲学系之外仍然占据了针对主流哲学继续进行批评的有力位置。(目前罗蒂在任教的史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中的身份是:文学理论教授和哲学教授。)其效果也是双向的:既在美国和世界人文学术各领域内提升了他作为美国代表性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声誉,又积极参与了推动美国人文学术理论新潮的活动。目前罗蒂几乎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首席代表,也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家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罗蒂今日已享有了美国数一数二思想家的地位。应该指出,自杜威以后没有任何其他美国哲学家能够再拥有这样的身份。(今日法国对于译介罗蒂比译介杜威更为积极可为其证。)五十年代以来活跃在美国的“思想家”大多来自德法两国。罗蒂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美国的这一文化空白。所谓思想家毕竟还须来自哲学界,而当代美国成就卓著的哲学家们却又过于专门化和技术化了。反之,罗蒂却能把欧陆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本土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以形成一股得以影响大西洋两岸思想潮流的声势。当代美国重要文学批评家海罗德•布鲁姆甚至盛赞罗蒂为“今日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一位哲学家”。罗蒂自访华(1985)和其书在中国出版(1987)以来国际声誉日增,这当然也是与后冷战时期西方社会文化的特殊发展境况密切相关的,对此我们无法在这里讨论了。
  罗蒂接受的哲学训练是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却因后来转向现代欧陆哲学而离开了作为分析哲学重镇的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然而实际上他对现代欧陆哲学的关注是相当有选择性的,并未深入若干重要领域,如德国胡塞尔意识现象学和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前者最终相通于主体、意识和意志等问题,后者最终相通于意义和价值问题。(本来罗蒂所关心的社会文化问题最终都与这些领域中的问题相关。)因此在他的心目中,今日世界上专业哲学理论的主流就是美国分析哲学,以至于他对后者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与其有联系的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和现代逻辑经验论传统的。他并据此批评立场来检讨整个西方哲学史,企图否定古往今来一切朝向知识真理(主、客观实在及其意义)追求的认识论研究方向。这样,罗蒂思想从一开始就把两件事混合在一起了:特殊知识理论主张(一些西方哲学流派)和一般知识理论问题(这还涉及到其他学科和其他文化传统中的认识论问题)。他认为二者都涉及一个根本的认识论“偏见”,即真理问题。这样他也就不免简化了人类的求知情境,仅仅根据个人所把握的一时一地知识状况做出了普遍化结论,以至于被不少批评者称作“极端相对主义者”。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极端相对主义立场却能使其在后现代主义为主导的当代美国文化理论界大受欢迎;他对当前西方重要思想家著作的批评性读解更引起美国读者普遍的兴趣。结果,正是宏通的批评家罗蒂,而非是专业技术化的美国哲学家们,才能为青年人文知识分子提供一种精神引导。把美国传统实用主义与欧陆后现代主义理论结合在一起的这一新策略形象,使罗蒂成为“今日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哲学家”(《纽约时报》语)。在美国,他通过实用主义读解欧陆思想;在欧洲,他通过后现代主义思想来读解美国实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罗蒂通过否定各种普遍性真理观来坚持一种反真理观的普遍性立场。  
  在思想界趋于消沉的西方后冷战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罗蒂努力为美国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应当说,作为学术思想批评家的罗蒂仍然是比作为社会文化问题处方者的罗蒂更为人所称道。最近几年来,罗蒂越来越关心政治和社会道德问题,却反对对这类问题采取传统知识理性主义的态度。罗蒂一方面把“哲学修辞家”德里达尊奉为尼采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应放弃追求客观知识的幻想,于是这就相当于主张以主观“话语现实”取代客观社会现实来作为人们研究和思考的对象。罗蒂在其近著《哲学论文集:真理和进步》(1998)一书导言中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不存在真理”。他习惯于把一些传统哲学字词,如真理、理性、现实、知识等等,看作字词与概念合一的固定思想单位,从而导致若干偏颇性论断。注意哲学语言问题的罗蒂应该想到,许多传统学术用语(由于其传统的实用性、直观性和自然性)已不宜于再充作现代精密思维的工具了。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化地用一套传统语言去取代另一套传统语言,以投合现行学术市场的“需求”,而应设法相对于已大大改变了的社会现实和极大改变了的学术现实去重新设定我们的思维和语言工具。这不正是我们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所看到过的趋向吗?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在社会科学中拒绝在自然科学中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但是罗蒂并无兴趣思考这类符号学的和语义学的问题,更不会认识到人文学科制度本身也有改造的必要,这不反而表明哲学家罗蒂本人受到了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本身的限制吗?罗蒂和德里达共同具有的自相矛盾的倾向是,既要“颠覆”传统哲学学科,又要在现实思想运作中借助于传统哲学学科。德里达需要哲学基地来反对“人文科学”和“跨学科方法论”;罗蒂需要用一套哲学术语来替代另一套哲学术语。他们两人都和我们一样不满于哲学和人文科学的现状,却都反对追求哲学和人文科学重建的理性主义目标。译者对罗蒂批评西方哲学教条主义的精辟论断一向十分欣赏,却对其因忽略其他学科中的理论化进展以致反对人文学术科学化的态度难以苟同。但是毫无疑问,罗蒂思想,特别是本书,仍应被看作是考察今日西方人文思想演变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本书中译本出版以来,中外学术思想界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当时我们对历经六七十年的中美哲学交流史还保留着某种浪漫的记忆,早年杜威和罗素来华讲学的往事,似乎还被视作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起点。以当代杜威自诩的罗蒂,在其初访中国时也就自然会怀有某种相应的兴奋心情。十几年后的今日,罗蒂也会感觉到,已广泛进入世界学术环境的当代中国学界,与当时(主要通过日文)接触西学不过才十年光景的杜威来华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结果正如我在1983年美国西部哲学大会(由罗蒂安排的)中西哲学对话史分组会发言中指出的,中国学人既然已在原非所长的数理化领域达到世界水准,中国学人必将在原本所长的文史哲领域中同样达到世界水准。而且,这不仅是一种能力的问题,也是一种义务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国哲学界现在所需要的已不是“消极受教”,而是“积极对话”了。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功利主义地以西方现有成就和方式当作固定的标准来规划和衡量我们的学术方向。然而中国学者为了更有效地参与今日世界哲学和学术理论对话,不可能仅以民族学术经典的独特性来实用主义地夸示于世,而须不断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学术思想的全局,以期在人类共同知识的基础上除旧布新、言所当言。罗蒂为今日美国最富代表性的学者和思想界代言人之一,《哲学和自然之镜》又为其哲学思想的奠基力著,自然应当继续受到中国学界和思想界的认真关注。因此译者非常高兴十几年后此书能够在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重新出版。为了使读者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哲学界与罗蒂学术交流过程的原貌,此书三联书店原中译本的版面内容未予变动。最后,感谢作者在百忙中为中译本再次撰写了序言;并感谢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领导和责任编辑徐奕春先生热心安排了本书再版事宜。
                              李幼蒸
                         2001年8月于旧金山湾区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哲学和自然之镜》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一部主要著作。作者在本书中集中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和批判性的哲学立场,以丰富的材料评述了欧美许多大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尖锐地批判了传统的唯理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唯哲学主义,并展望一种无主导性哲学的“后哲学文化”。这本书不仅从哲学和文化的若干方面对哲学思想潮及其后果进行全面检讨,也对西方两千年来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反思。本书眼界开阔,观点鲜明,持论颇为激进,出版后获得美国学界乃至全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

显示全部目 录

中文本作者再版序
中译本作者序
原 序

导 论

      第一编 我们的镜式本质

第一章 心的发明
 1.心理现象的标准
 2.功能性、现象性和非物质性
 3.各种各样的心身问题
 4.作为普遍项把握者的心
 5.独立于身体去存在的能力
 6.二元论和“心素”
第二章 无心的人
 1.对跖人(The Antipodeans)
 2.现象性质
 3.不可改变性与纯感觉
 4.行为主义
 5.关于对其它心的怀疑论
 6.不含心身同一性的唯物主义
 7.认识论和“心的哲学”

      第二编 映现

第三章 “知识论”的观念
 1.认识论和哲学的自我形象
 2.洛克在说明与证明之间的混淆
 3.康德在述谓和综合之间的混淆
 4.作为需要“基础”的知识
第四章 特殊表象
 1.必然真理,特殊表象和分析哲学
 2.认识论的行为主义
 3.前语言的认识
 4.“‘观念’的观念”
 5.认识论的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和语言
第五章 认识论和经验心理学
 1.对心理学的怀疑
 2.认识论的非自然性
 3.作为真正说明的心理学状态
 4.作为表象的心理状态
第六章 认识论和语言哲学
 1.纯的和不纯的语言哲学
 2.我们的祖辈在谈论什么
 3.唯心主义
 4.指称
 5.无镜子的真理
 6.真理、善和相对主义

      第三编 哲学

第七章 从认识论到解释学
 1.公度性和谈话
 2.库恩和不可公度性
 3.作为符合和一致的客观性
 4.精神和自然
第八章 无镜的哲学
 1.解释学和教化
 2.系统哲学和教化哲学
 3.教化、相对主义和客观真理
 4.教化和自然主义
 5.在人类谈话中的哲学

      中译本附录
 答六位批评者
 解构和回避——论德里达
 协同性还是客观性?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