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欢迎光临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符号学思想论》:一场从“意义世界”出发的跨时空对话

2022-02-07作者:康喆文刊发媒体:光明日报浏览人数:54

《符号学思想论》(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2021年出版)

 

  大千世界,无“符”不有。曼妙的舞姿,激昂的乐曲,栩栩的雕塑,绚烂的画作,铿锵的文字,不知不觉,人类早已将自己浸润在符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符号呢?

  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符号学家皮尔斯曾给予符号一个经典的定义:符号是在某些方面或某种能力上相对于某人而代表某物的东西。符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传递的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而作为信息替代物的符号又时常以各式各样的物质形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符号时时刻刻都携带并散发着意义,而这些意义又由符号背后的主体所赋予。
 
  古往今来,神秘又接地气的“符号”引发了中外无数学者的思考与探索。20世纪下半叶,法国文艺批评家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一书问世,正式标志着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学者们普遍认为,符号学是专门研究符号及其意指活动规律的科学。那么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符号?人类对于符号的认知经历了哪些历时演变?世界上不同国家符号学思想发展的阶段又是怎么样的?中国的符号学思想相较西方具有哪些特色?
 
  近日,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共同组编,王铭玉、张智庭、孟华、陈勇、吕红周等众多符号学专家共同撰写的《符号学思想论》由威尼斯欢乐娱人棋牌出版。该书围绕“注重国别符号学研究、秉持史料性原则、继承与创新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模式、探索符号学思想的中国特色”四大主线,视野宏阔,博采众长,理论厚重,资料详实,是对当代符号学思想的经典解读。
 
  《符号学思想论》全书依照“国家—流派—代表人物”的总体研究思路,对法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符号学思想进行分章研究。在每个“符号学王国”的研究中,又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该国符号学思想的渊源和发展历程,最后对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符号学思想进行挖掘和评介。可以说,《符号学思想论》从符号的“意义世界”出发,为读者营造了古今之间、国别之间、中外之间交融共生的跨时空对话。
 
  古今对话:传统与现代
 
  所有的符号现象在时间中存在均有其历史,且遵循着符号自身的原理及推演规律。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需要一种“事物”来表达意义,符号正是承担了这样的使命。西方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斯多葛学派都曾论及符号问题,我国的周易卦象和河图洛书也是中华符号的典型代表。
  在符号信息爆炸的今天,符号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持续升级,符号的作用则越发凸显。符号不仅可以用来理性地表达和解释世界,更蕴含着人类感知和创造的复杂性,符号学研究也更加关注探索人的思维体系,强调主体精神、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多维度关系。
  《符号学思想论》通过对符号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论、研究内容、学科地位、社会功能的推演过程进行阐释和反思,为我们厘清了当代符号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读者不仅可以体验到大思想家索绪尔、皮尔斯对于符号学的启迪与企盼,体味“周易”、汉字和古代名学背后的符号学意义,更能体会到格雷马斯、克里斯蒂娃、西比奥克、巴赫金、叶尔姆斯列夫、李幼蒸、王铭玉、赵毅衡等名家有温度的思索。
 
  国别对话:实证与思辨
 
  法国、美国和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符号学研究最具代表性和引领作用的三个国家,而中国正以符号学“第四王国”之身屹立于世界符号学之林。
 
  法国是符号学的滥觞之地,其符号学研究除了具有结构主义特征外,也颇具罗曼蒂克色彩。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热奈特和托多洛夫的文学修辞学,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学式神话分析,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等都是法国符号学的“匿身之所”。好比橱窗里的摩登时装,法国符号学留给人的印象是多彩的、绮丽的。
 
  皮尔斯是美国符号学的鼻祖式人物,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为美国符号学奠定了理性的基调和多元化的倾向。西比奥克也曾提出人类符号学、动物符号学和内符号学的构想。不同于法式符号学的浪漫无际,美国符号学研究跨越语言学、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现代生物学等多个不同学科,更加突出符号学的科学实证与实践意义。
 
  俄罗斯独特的地理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造就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学倾向。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是符号学发展史上浓厚的一笔,洛特曼的符号域思想又将符号活动与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
 
  中国是一个具有符号学研究传统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符号学学术资源独特、丰富,其现代符号学思想既包含了西方的跨媒介、多媒体、多语式、语象叙事的符号学精髓,又吸纳了中国古老的“中和”“意象”哲学传统,进而形成了具有东方特征的符号学范式——语象合治符号学。在《符号学思想论》中,读者可以清晰得听到四大符号学王国实证与思辨、理性与感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与碰撞。
 
  中外对话:东方与西方
 
  如果说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那么东方人则更善于形象表达。中国符号学较之西方虽起步较晚,但仍有其可以追溯的历史渊源。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符号学蓬勃发展的国家之一。探索中国符号学思想的渊源、梳理中国符号学的发展脉络、展望中国符号学的发展前景也是《符号学思想论》一书最大的特色。
  王铭玉将中国特有的、有待开发的符号研究资源分为易学符号学、名学符号学、训诂学符号学、汉字符号学、《文心雕龙》符号学、佛教哲学符号学、术数符号学、典故符号学、古典文学符号学、艺术符号学、音韵符号学、人类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等十三个方面,并认为西方符号学的探索路径是“语象分治”,而中国符号学则为“语象合治”。
  《符号学思想论》中设专章为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谱系中具有原型性、代表性的三类符号思想——“周易”符号、汉字符号和传统名学中的符号,通过对这三类符号中包含的种种符号学思想,发掘中国传统符号学理论资源。
  此外,书中又重点讨论和分析了国内著名学者李幼蒸、王铭玉和赵毅衡的代表性著作,向世界展示了符号学第四王国——中国现代符号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走向。由此,一场东方与西方的符号学对话也就此拉开序幕,引得读者刨根问底,想探个究竟。
  在这场从“意义世界”出发的跨时空对话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符号的精妙,符号的奥秘也吸引着我们不断向前探索。符号学是世界的,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也是你我的;它是过去的,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博士后
(原载于《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年2月7日)